本文以“小麦的故事”为例,围绕粮食安全观的培育目标,对粮食安全观进行概念梳理和理论解构 南宫体育,并基于此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培育学生的粮食安全观。
一、粮食安全观的概念解构
粮食安全观是对粮食安全总的看法和认识,作为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其内涵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本文从中学教育实际出发,结合相关文献,以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为依据 南宫体育,对粮食安全观进行概念解构(见表1),并以此作为设计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活动的理论基础。
二. 指向粮食安全观培育的跨学科主题式系列学习活动设计 南宫体育.
本文依托本地农场和粮库等研学基地 南宫体育,围绕粮食安全观的培育目标,以“小麦的故事”为例,设计并实施一系列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1.小麦的旅程——从田间到餐桌
“粮食生产安全观”涵盖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初级生产环节 南宫体育,首个活动群包括“穿越田野——种植和农田管理”和“丰收时刻——小麦的采摘和储存”两个子活动群(见表2)。
在“穿越田野——种植和农田管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前往济宁市某农场,通过与农民的互动及观察小麦种植与培育,开展研究性学习,针对三个学习内容主题,学生先后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首先,学生采集并分析土壤样本,通过对比实验调整土壤的酸碱度,观察其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学习“土壤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南宫体育,其次,学生现场参观农场相关设备,并了解不同的农业技术,如灌溉系统,有机农业和农药使用,探讨其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学习“农业技术的应用”,最后,在“可持续农业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实地参观和网络查询,了解可持续农业的概念,研究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旋耕种植,轮作和有机农业等对维持土壤质量和生态平衡的作用,学习“可持续农业实践”。
【案例1】实验探究土壤酸碱度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实验一:取样并检测土壤酸碱度
(1)取样,在小麦长势正常的麦田中选取多个地点,先用铁锨铲去除表层浮土,再用适当的工具挖取约50克土壤,放入样品袋中并密封,记录采样时间 南宫体育,地点,土样深度和天气等信息。
(2)检测酸碱度,首先取5~10克土壤样本置于小碟上 南宫体育,用滴管吸取少量pH混合指示剂,滴入土壤样本中,对照色卡获得pH值,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多个样本,取平均值代表该块麦田的土壤酸碱度。
实验二:改变土壤酸碱度,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 南宫体育.
(1)在同一麦田挖取三块连土壤带小麦植株的样本,置于方形槽内 南宫体育。
(2)在第一个样本中均匀滴入50克食醋,在第二个样本种均匀撒入50克食用碱,第三个样本保持原状。对三个样本做一至两周的持续观察,并记录三个样本的小麦生长状况。
在“丰收时刻——小麦的采摘和储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前往济宁市某农场及粮库,参与小麦的收割和储存过程。首先,学生通过与农民交流,了解判断小麦成熟的标志与收获的时间,并参与实际的收割活动,学习“小麦的最佳收获时机”。其次,学生在某农场的粮食加工厂参观储存设施,了解现代科技在储存中的应用,包括对温度、湿度和通风的控制,学习“小麦的储存”。最后,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粮食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学习“食品安全标准”。
2.小麦经济链探索——从种子到全球市场
第二个学习活动群聚焦于培育学生对粮食经济安全观的理解(见表3),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使学生理解如何确保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以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
在“种子到土地——小麦的生产和供应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追踪小麦种子的来源,了解种子生产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第一个主题是“小麦的品种选择和改良”,学生带着“目前常见的小麦良种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济宁某农场使用的是什么良种,为什么选择这一品种”和“小麦良种如何选育”等子问题开展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农场实地参观、访谈等方法,了解小麦品种的选择和改良如何影响产量和质量,并研究不同品种的特点,为本地农民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小麦品种。“小麦的供应链管理”包括种子的生产、分销、农田投入和管理。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种子出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种子供应商和农民等关键角色的作用,如种子供应商需了解市场上主要种子的特点,农民需根据不同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选择良种,双方协同ng体育官网入口地址以确保种子供应的适配性。
【案例2】角色扮演——种子供应商和农民
以8人小组为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4名同学扮演种子供应商,4名同学扮演农民。
(1)种子供应商小组前期准备
①前往济宁市某农资商店进行调查访谈,了解本地主要的小麦良种及其特点。
②通过网络检索,了解我国主要的小麦良种的种类和优点、特点,并制作良种卡片。
(2)农民小组前期准备
①通过网络检索,了解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
②选择4~6个各具特色的小麦产区,收集气候、地形、土壤等信息,制作资料卡片。
(3)角色扮演过程
①种子供应商向农民介绍店内的小麦良种及其特点。
②农民向种子供应商介绍本地的自然条件。
③双方会商,确定最佳良种。
“丰收到市场——小麦的产出和销售”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主题,即“小麦的生产与管理”和“小麦的市场流通”。“小麦的生产管理”包括土地管理、肥料和灌溉。学生前往济宁某农场,参观农场的轮耕田地、绿肥堆肥区、化肥仓库以及沟渠、排灌站、喷灌、水泵、机井等灌溉设施。在此基础上,学生探讨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如何实现土地的可持续性。在“小麦的市场流通”学习中,学生研究小麦从收割到仓储和运输的市场流通全过程,分析其处理、储存和运输方式如何满足市场需求。
“全球市场——小麦的贸易和竞争”活动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引导学生探索小麦的国际市场,了解小麦的贸易和竞争。研究的具体主题为“世界上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和“我国小麦的进口策略”。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对信息进行分类与整理,了解国际上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及进口国,并从地理、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全球小麦市场的波动原因,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微视频向班内同学展示。
3.小麦与环境——从幼苗到成熟的生态足迹
第三个学习活动群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粮食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见表4),强调粮食生产、分发和消费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在“小麦的碳足迹”学习活动中,学生前往济宁市某农场,参观相关设施,分析在农业活动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原因,以及化肥的施用、农机的使用、秸秆的处理、土壤的翻耕、农田的灌溉等对碳足迹的影响,并探讨减少碳排放的方式,理解低碳农业的内涵。在“消费与粮食浪费”学习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南宫28食堂粮食浪费的问题调查,探讨减少粮食浪费的方法。
4.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第四个学习活动群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指导学生探讨粮食供应链的可持续性(见表5),以培育其粮食战略安全观。
在此活动中,学生首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战略安全的重要论述,理解粮食战略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网络检索,梳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与措施。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济宁市某粮库,通过向工作人员咨询粮食储存制度的方式,学生了解并分析粮库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研究“粮食欠收年份粮食储备对粮食供应及平抑物价的重要性”的问题,深刻理解粮食战略储备对食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最后基于网络检索,以“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战略安全的影响”为题,举行辩论赛,论证己方观点。
【案例3】辩论赛——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战略安全的影响
首先举行组内辩论赛。以8人小组为例,将其分为两个内部小组,4人支持粮食进口,4人反对粮食进口。收集论据,组织语言,进行小组辩论,选出最佳辩手。
其次举行班内辩论赛。将各小组的最佳辩手分成两组,一组支持粮食进口,一组反对粮食进口。辩手进一步收集论据,形成文字稿。邀请语文教师担任辩论赛指导教师,从论据、语言表达、肢体、节奏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指导。
最后教师根据表现性评价量规,对辩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5.中华小麦之旅——探索小麦的文化遗产
第五个学习活动群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引导学生探索小麦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培养其对粮食文化安全观的理解(见表6)。
本部分包括两个子活动群,一是“外来饮食文化的入侵”,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内容分析,提交一份关于济宁市的餐馆或热播影视剧中的外来饮食文化入侵现象报告,并提出自己对此问题的思考。二是“中华小麦之旅”,学生通过对中国古代诗词、小说、绘画以及中国传统节日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深入研究小麦及与小麦相关的食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并讨论如何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文章原名:《指向粮食安全观培育的地理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活动设计——以“小麦的故事”为例》,文章有删减
作者:
刘明辉1 甄鸿启2 朱承熙3
1.济宁市北湖第一中学 2.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3.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