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

【教学案例】粤港澳大湾区

发布者: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5-05-22浏览次数:10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构建了包含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及生物学等多学科内容的知识图谱,设计以粤港澳湾区,经济湾区,人文湾区及生态湾区等为子主题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并采用问题链,学习任务等教学模式,结合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考察等方法,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南宫体育

一、实施背景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具有显著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地理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密切相关,其文理兼容的特点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综合的学科方法和思路 南宫体育,《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不仅倡导实践育人,还倡导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综合育人,各学科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规划不少于总课时10%的时间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落实新课标要求,实现学科育人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二、活动设计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贴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和年龄特点等,选择真实的问题和现象,在地理学科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地理+”的思维方法,主动打破学科限制,整合不同学科内容,围绕学习主题设计学习任务 南宫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目标设计要兼顾学科知识和学科思想的“地理+”,同时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能力的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流程应包含选题,规划,实施和总结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安排多个实践任务,如图1所示。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各阶段 南宫体育,教师应明确以下要求。

  

在选题阶段 南宫体育,教师要选取真实存在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作为学习主题,并根据学情提炼核心问题。

  

在规划阶段,教师要以地理知识和方法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点” 南宫体育,融入多学科学习内容,并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学习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案,明确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路径。

  

在实施阶段,教师应设计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围绕问题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此阶段学生学习的场所可以不局限于课堂和南宫28,学生能够走进自然和社会的真实环境,运用所学的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南宫体育,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

  

在总结阶段,教师既要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 南宫体育,也要运用多元化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感受进行反思和改进。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案例

  

1.明确主题

  

(1)选题背景

  

作为学习和生活在广州的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不陌生,能真实地经历和感受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所带来的变化,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等以粤港澳大湾区命名的单位,企业,科研机构,“粤韵湾区杯”作文大赛等以粤港澳大湾区命名的竞赛 南宫体育,交流活动,但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认知仍较为模糊,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学习融入中学地理课堂,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对国情的了解,进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地理读图,分析概括,团队ng体育官网入口地址,信息检索,文献阅读和叙述表达等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南宫体育,开展ng体育官网入口地址学习,此外,部分学生的父母所从事的工作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密切相关,该选题有利于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从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由近及远地进行社会调查,有利于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更好地获得体验感和成就感,初中学生在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学习成果。

  

2.制定方案

  

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制度、货币政策等特征,学生对该区域的认识需要调动和运用多学科知识。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该地的产业发展与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其次,学生需要了解“一国两制”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理解该制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动作用,形成历史学科的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再次,学生需要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的文化联系,理解其政策制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进而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建立文化自信,形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

  

最后,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生态观,践行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使学生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基于此,本文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包含“粤港澳湾区”“经济湾区”“人文湾区”和“生态湾区”四个子主题,并分别设计对应的实践任务。

  

3.实施活动

  

(1)制定学习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的学习内容广泛分布于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和生物学等学科。在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香港与澳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关心国家发展”和《九年级上册》“维护祖国统一”以及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中均有体现。此外,生态湾区内容的学习任务需要借助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来理解。本文将课程内容整合为系统化的知识图谱,如表1所示。

  

  

依据各学科的课程内容要求和该主题学习活动的内容,制定的学习目标如下。

  

第一,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描述该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第二,运用资料,分析大湾区经济建设的特点,比较区域差异,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

  

第三,运用历史文献资料,理解中国共产党对港澳的特殊政策,以及港澳与大陆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四,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形成主动学习及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养成家国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设计学习活动

  

本文将“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和谐发展”作为学习主题,并将其分解成“粤港澳湾区”“经济湾区”“人文湾区”和“生态湾区”四个子主题,每个子主题通过设置“问题”“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与教师指导”开展学习活动,如表2所示。

  

  

4.成果交流

  

(1)展示学习成果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显著特征是以物化的产品为主要学习成果,教师可结合学习内容、学业要求等,设计文字记录、绘图、论文、制作、照片、录音录像等多样化的学习成果。本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成果围绕学业要求,主要包含动手制作类和文字记录类两类成果。动手制作类包括制作PPT介绍某企业,制作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东深供水工程的简报;文字记录类包括记录参加文化交流的过程及感受、湾区文化之旅的设计意图及解说词等。在总结交流阶段,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有利于师生讨论交流与反思改进。

  

(2)开展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环节,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检验,还可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的学习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形式,如表3所示。

  

  

学生自评促使学生反思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收获,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调整学习策略。学生互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ng体育官网入口地址,从同学的反馈中获得启迪。教师评价则从专业视角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定,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指导。评价内容可包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ng体育官网入口地址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等方面。例如,在“粤港澳湾区”子主题中,教师可评判学生对湾区概念和优势的理解是否准确,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在“经济湾区”子主题中,教师可评估学生对大湾区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是否深入,能否提出合理的建议;在“文化湾区”子主题中,教师可评价学生对大湾区人文特色的感受是否深刻,文化交流和ng体育官网入口地址的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在“生态湾区”子主题中,教师可考量学生是否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能否践行绿色环保行动。此外,在整个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是否有ng体育官网入口地址交流,能否相互促进并形成学习成果。

  

章来源:中国知网

文章原名:《初中地理“认识区域”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文章有删减

作者:

刘媛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

孙小雲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